这两天,考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当然是志愿填报。南信大今年招生政策有没有变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风情展?有没有新增加的专业?学校办学质量如何?孩子进校后能获得怎样的成长?这些细节都是家长和考生考量的标准。别急,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填报志愿秘笈,答案都在这里。
1.今年南信大本科招生计划情况如何?
2020年,南信大面向全国31个省和港澳台地区招生6562人,其中,面向江苏招生3617人,主要有7个招生类型,分别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风情展:本科一批、综合评价、艺术类、农村地方专项、乡村教师计划、4+0项目、高水平运动队。今年学校在江苏招生计划较2019年增加8.23%,优秀考生进入学校本一学习的机会显著增多。
2.学校录取规则是什么?
学校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投档比例控制在105%以内,对于进档考生,专业服从调剂,进档不退。对非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院校志愿采用“志愿清”的方式录取,即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学校考生,如第一志愿未录满,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依此类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投档规则进行录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
进档考生专业志愿采用“分数清”的方式录取,即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根据高考分数由高到低、不分专业级差进行排队,按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如果所报第一专业已满,按顺序考虑第二专业,依此类推。
3.请介绍一下南信大《“校长创新创业奖”支持计划》?
为了给优秀创新拔尖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学校出台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创新创业奖”支持计划》,设立“校长创新创业特别奖学金”和“校长创新创业支持项目”,奖励额度从3万到20万不等,并根据类别分别享受直接进入长望实验班、直接进入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的专业、院内自由转专业、直接进入藕舫学院学科竞赛班、优先选择修读通识教育课程、大类招生的专业优先选择分流专业、配备导师、择优给予创新训练项目支持等优惠政策,具体政策可以直接咨询学校赴各地宣传的老师。
4.当进档考生成绩相同时如何录取?
当进档考生的投档成绩相同时,学校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出台的同分排序规则(或排序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确定专业。若考生所在省(市、区)没有明确的同分排序政策,则按专业志愿顺序靠前的优先录取,如仍相同,则文科类考生再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理科类考生再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再依次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以上规则排序后,如仍相同,则综合衡量考生德智体美发展情况,择优录取。
5.如何填报南信大综合评价志愿?在综合评价录取报名系统里填的专业志愿,最后高考填报志愿时是否可以更改?
在学校综合评价报名系统中填报的专业志愿只是作为参考,最后以教育考试院高考志愿填报系统里填报的志愿为准。所有综合评价录取入选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属科类本科第一批省录取最低控制线”,两门选测科目等级达到BB,必测科目达到合格,方有资格于7月28日至8月2日,凭动态口令卡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学校综合评价志愿。专业志愿须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简章》规定的专业范围内自由选择,否则视为无效志愿。如在规定时间内,考生未填报综合评价录取志愿,即视为自动放弃综合评价录取资格。录取时按多元加权综合评价得分从高到低排序,结合本人专业志愿填报进行录取,计划数录满为止。
6.综合评价的录取批次?是否锁档?
学校综合评价录取不存在锁档,综合评价录取是在提前批次录取之后,本一批次录取之前。如果未被录取,不影响本一批次的投档、录取。
7.艺术类考生的录取规则
学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考生须参加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对文化分和艺术专业分均达到当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调阅档案,按照文化分与专业分之和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8.江苏省考生的录取规则:
(1)各专业选测科目类型要求(文、理):按《江苏招生考试》公布的选测科目类型要求招生。
(2)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等级要求:报考本科提前批(含农村地方专项、乡村教师计划、综合评价录取)、本科一批(招生代码1106)要求选测科目等级达2B及以上,必测科目达合格;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代码1606)的考生要求选测科目等级达BC及以上,必测科目达合格。
(3)普通类进档考生的录取规则为:考生进档后采用等级级差法,将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折算成等级级差分,在考生投档分的基础上加上等级级差分后进行排序,按照“分数清”的方式决定考生是否录取及所录取专业。本科普通类专业考生等级级差加分办法为:选测科目中每取得一个A+、A、B+ 等级,分别加上3分、2分、1分的等级级差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考生等级级差加分办法为:选测科目中每取得一个A+、A、B+ 、B等级,分别加上4分、3分、2分、1分的等级级差分。
(4)高水平运动队和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按照江苏省规定的等级要求执行,即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
(5)综合评价录取规则按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简章》的规定择优录取。
(6)面向江苏省内部分地区的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按照江苏省有关录取政策执行。
9.学校学科总体实力如何,有哪些优势学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前身是有“气象人才摇篮”之称的南京气象学院,办学渊源可追溯到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于1921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气象学专业。建校于1960年,当时从南京大学分离出来,叫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改名南京气象学院,首任院长是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委任状。
学校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两千多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学生1700余名。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3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 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1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育9个学科领域,硕博点覆盖所有的本科专业。设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气象类学院、信息类学院、环境类学院、文管类学院、艺术类学院、师范类学院等22个专业学院,拥有龙山书院(大类培养)、雷丁学院(中英合作办学)、长望学院(拔尖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等高水平办学机构。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7万余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
10.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和创新举措?
(1)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院——长望学院。长望学院实验班是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勇攀科学高峰、敢闯会创、引领未来学科发展的“领跑者”。实验班规模为50人/年,入学一学期后面向全校新生进行选拔,入选者进入长望学院学习。实验班采取“四化三制”的培养特色,“四化”指小班化(第二、三、四学期独立组班教学,第五学期后根据分流情况,达到要求的继续独立组班教学)、卓越化(开设具有挑战度的高质量研究性课程,培养卓越的高素质拔尖人才)、个性化(打破专业限制,一人一方案,实施个性化培养)、国际化(多途径强化外语学习,开设双语和全英文课程,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全球胜任力);“三制”指学分制(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休学创新创业)、导师制(聘请大家和名师担任实验班学生指导教师,协助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业,指导学生科研创新训练和毕业设计(论文))、书院制(探索书院式文化育人,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长望实验班实行动态管理,应届毕业生享有推免保研的资格,推免比例最高不超过50%。
截止2020年6月,实验班共毕业学生341名,其中280人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及学校等国内著名的“双一流”大学深造,15人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英国雷丁大学等名校留学。国内外深造率稳定在90%以上,毕业生在国内外研究或工作领域崭露头角。
(2)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2018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作为国科大签约合作的第一所地方高校,学校与国科大开展全面深入的校际合作,进行本-硕-博一体化联合培养项目,实施协同育人。联合培养招生计划数为300人,由学校长望学院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由两校共同制订,安排双方教师共同授课。联合培养的学生中,择优选拔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生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择优采取硕博连读方式培养。
(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院——藕舫学院。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成立了藕舫学院,并分类组建“藕舫学院数学建模竞赛实验班”“藕舫学院电子设计竞赛实验班”“藕舫学院智能车竞赛实验班”等24个竞赛实验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二年级经选拔参加藕舫学院实验竞赛班,利用课余时间,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和指导,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藕舫学院竞赛实验班的学生先后获得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特等奖、“高教社杯”“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英语竞赛特等奖,在大学生电子设计、机器人、智能车等全国竞赛中均获得一等奖以上佳绩,连续三年获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达40%。
(4)师范类培养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19年3月23日,学校教师教育学院成立,旨在积极响应国家教师教育振兴计划,江苏省委、省政府希望双一流大学、综合性大学也逐步招收师范类专业,2019年选取了学校作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招收师范类专业作为试点。2020年学校将在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英语(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物理学(师范)、地理科学(师范)6个教师教育类专业招收本科生,计划430人左右,招收学生由教师教育学院统筹管理,教师教育学院和各相关专业学院共同培养,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协同培育。学校20年前就有招收培养师范生的丰富经验,现又积极担当国家使命,依托先进、完备的教学平台和实践基地,相信一定能为江苏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贡献学校的一份力量。学校师范类招生很火爆,去年招收的文科最高分就录取到英语师范专业。如果你有做人民教师的梦想,欢迎你来教师教育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风情展!
11.学校就业升学情况如何?
南信大聚焦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工程,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以学生学业提升、出国深造、考公考编、从军入伍、名企就业基地建设、信大智慧就业平台建设等6个专项工作计划,完善顶层设计,整合全校资源,凝聚就业工作合力,着力推进实现毕业生由充分就业向高质量就业的转变。近年来,学校普遍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其中升学率逐年提高,2020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到36.09%,毕业生就业率、升学率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等均位于省内高校前列;学校连续七次获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单位),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12.关于转专业有哪些政策?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和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出台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转专业的类型分为四类:第一类,选拔转专业,学生对其他专业有志向和爱好,并通过学院的转入考核,转入相关专业学习,转入人数不超过专业年级人数的20%;第二类,特长转专业,学生在某些方面确有特长,转专业更有利于其发挥个性特长。学生需提供经学校认定与拟转入专业相关的国家级重要竞赛的获奖证书或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等能够充分说明特长的材料;第三类,学习困难转专业。学生因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与所学专业要求差距较大,继续在原专业学习确有困难,可在二年级结束时申请转入学校公布的专业;第四类,创业休学、应征入伍、特殊疾病等类型。具体规定可到学校招生网进行查询。
13.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学校有哪些“福利”?
南信大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以平台、队伍、项目、制度四大建设为主线,推进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联动对接,构建了“面向行业、全员参与、贯穿全程、竞赛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近三年,学校双创教育累计投入4500余万元,用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竞赛、资助学生创业实践、开展创新研究和创业孵化以及创新创业的软硬件条件建设等;近年来,学校累计组织青年大学生9000余人次参加了创业意识和能力培训;每年举办100多项校内学科竞赛与选拨赛,平均每年参与学生人数达到10000人次。建成了包含校内外200人的双创导师库,开设104门双创在线课程,选课人数高达12000人次。在大学生创业园设立绿色通道,搭建“一站式”创业综合服务平台,累计孵化的大学生创业项目175个,其中80个项目已注册成立了公司,带动1000余名学生参加就业实习、创业实践;在过去的四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取得了1金、5银、7铜的优异成绩。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并被媒体广泛报道。
14.学校在合作共建方面有哪些举措?
南信大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中船重工724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面深化合作,与航天宏图、墨迹天气、象辑知源、中科三清、华风、中国电科院、太极计算机、旗云中天、富景天策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校企研究院。建有无锡、苏州、南京和安徽天长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与江北新区正式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气象谷实体建设全面启动,开启“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建设新征程。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雷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莫纳什大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7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南京市政府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学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合组织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40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
15.南信大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有哪些特色?
学校重视“第二课堂”建设,依托名师面对面、阅江论坛、金针讲堂等邀请“嫦娥之父”欧阳自远、人民音乐家吕远、演员六小龄童、主持人董浩、新锐网络作家周小平等名人名家来校与学子互动、为文化传声,打造了“观点论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国际文化风情展”以及“社团巡礼节”等一系列校园文化品牌活动,通过文化育人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学校拥有火柴盒剧社、环保协会、音乐协会、TNT街舞团等百余个学生社团,为学生展示自身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乒乓球队、足球队和击剑队在全国比赛当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寻找到属于你自己舞台。
16.简单介绍一下校园环境、学生生活条件?
南信大坐落于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毗邻龙王山风景区,环境优美,风光宜人;交通便利,地铁 “信息工程大学站”直达学校,方便出行;南信大欢迎你,不仅仅是南信大的办学实力,更重要的是南信大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坚持笃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学校为了方便校园内师生的出行,开通了循环的“争先号”环保校园巴士和连接中苑东苑校区的“文畅”和“文通”地下通道。学校宿舍现在都是4人间,食堂以及考研教室全面安装空调,并启动温暖校园工程,学生宿舍全面供暖,成为非强制供暖区第一所集中供暖的高校 ;学校食堂就餐环境优美,多个食堂被学生称为“网红食堂”,餐厅品种齐全、味道可口、品质过关,并设有民族餐厅,满足各种需求;无线网络安全、高速、稳定,实现校园全覆盖;学生手机端“校园一键通”,成为无所不能的校园管家,第一时间为广大学生排忧解忧;2019年夏天,学校的恒温恒湿、地暖新风、高大上的“水云方”智能游泳馆正式建成开放,从心灵到身体,在南信大,不仅收获知识的力量,也锻炼了强健的体魄。
当然啦,短短的篇幅并不能全面介绍南信大。只有来到这里,融入这里,才能深刻地感受到南信大“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办学理念。期待与你在惠风和畅、花香鱼跃的校园相遇。
关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