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2025中国西部成都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官方网站!  时间:2025年7月10-12日    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天    
   13122602208    
展会知识

展会知识

展会知识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的简单介绍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面向新时代凝聚力工程故事展,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凝聚力工程”凝聚力工程故事展,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过去五年,长宁不断深化拓展“凝聚力工程”品牌,富有成效的创新探索更加有力证明,新时代“凝聚力工程”是党建引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是加强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建设的有效路径,是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长宁答卷。

凝人心

持续拓展群众工作的方法路径

“已经来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参观过三次了,但每次来都会被感动到。”来自区国资委的小陈最近参加国资系统青马工程培训班又再次来到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参观,细心的小陈发现,展馆的结尾部分又有了“上新”,新增了“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板块内容。其中有全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的具体举措;有外卖小哥来到敬老院为老人送温暖的故事;有长宁区率先成立“洋居民志愿服务队”的创新之举;也有抗击疫情期间的温暖故事……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是上海基层党建工作的缩影,凝聚力工程从访贫问苦的“送温暖工程”起步,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治理的难点热点,长宁不断拓展凝聚力工程的内涵,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和路径。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2015年,长宁区开始积极探索完善“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机制,进一步“传党情、听民声、促和谐”,更好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督促群众问题解决,使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回应群众呼声更灵敏、提供服务管理更完善、开展群众工作更扎实。居民们都口口相传,“区里来了同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除了通过“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机制,长宁还着力建设一支力量充沛能力过硬的基层治理队伍。

今年是居民区党组织的换届年,以换届工作为契机,如何抓好居党组织书记“班长工程”,长宁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如举办2021年度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初任培训、全员培训,联合社会组织筹办三期“定制式、沉浸式、陪伴式”的专题选学班次,精心设计课程,通过丰富课程形式,全面加强新一届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民生难题,推动新任书记领办“开门一件事”185项,培育形成新的党建工作亮点推动“上任即奔跑”。聚焦职业发展,开展专项调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宁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从拓宽来源、增强培训、规范管理、正向激励等四大版块,提出了21项具体举措,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聚焦工作赋能,成立“居民区党组织带头人支持指导沙龙”,整合老书记工作室、社会组织、上海交通大学专家学者等资源,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提升党建工作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提供有效支撑。

群众表达诉求更便捷,民生问题的解决方式也更灵活多样,人心自然也就凝聚起来了。

聚民意

坚持党建引领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深入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把党建引领这条红线贯穿始终,发挥好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基层组织一座战斗堡垒、一名人大代表一座连心桥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负责人朱国萍在谈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时这样说到。

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首提地,如何成为最佳基层实践地?长宁一直在探索。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不久前,长宁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落下帷幕,全过程注重党建引领与发扬民主相结合是大家的一致感受。

“我们每天都有值班党员轮流坐班,党员志愿者们在配合做好选民登记工作的同时,还会认真听取前来进行登记的居民对于代表换届选举工作或各项公共事务、小区建设管理的相关意见建议。”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社区干事介绍,居民区充分发挥“党员值班接待”“人民建议征集”两大民主机制的优势,结合选民登记工作,做到“有反映必记录,有记录必落实,有落实必反馈”。

这些都是长宁各居民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融入人大换届选举全过程的缩影。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就是要在党建引领下筑牢民意基础。

今年以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这项民生工程在长宁区开展得热火朝天,每加装一部电梯,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如何既能实现居民上上下下的便捷,又能照顾到低层住户的获得感,这十分考验居民区党组织的能力。

在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几乎每天晚上7点到9点,小区的活动室内都会召开加梯协商会,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带领居委干部和加梯牵头人与每个楼道的业主代表共同讨论费用如何分摊、利益怎样补偿等等难点问题。在加梯过程中,新泾镇各级党组织都牢牢把握“人民”属性。发动、征询、安装等各环节,都坚持“众人之事众人商量”的理念,居民区党组织积极搭建沟通平台,通过说明会、座谈会、协调会,以现场讲解、答疑解惑、民主协商等对话形式,稳妥解决矛盾与问题,为加梯保驾护航。

在江苏路街道,党建引领也让加梯跑出了扩大征询、提增可行、攻坚克难、审批落地的四个“加速度”,同时街道还推出了“一本通指引”“一张网导览”“一站式管家”“一体化提升”等“四个一”举措。25个“党建+自治”工作小组始终挺在一线,及时听取汇总群众“真知灼见”,化解居民群众矛盾和“胶着点”,并逐步探索出了“提、议、定、办、评”五步工作法,形成了群众提需求建议、街道搭协调平台、部门促问题解决的工作链。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加梯工作中有了生动的实践,据统计,目前,长宁区新开工加装电梯277台,其中竣工73台、正在施工204台。

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凝聚力工程在长宁不断深化,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不断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增活力

撬动更多力量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作为凝聚力工程发源地,长宁延续着凝聚力工程“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核心理念,并不断撬动更多力量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为主题的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于9月25日在长宁开幕。活动持续两个多月,不少居民在这次艺术季中领略到了长宁“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的精致和美好。在居民活动室与AI对话、在愚园路与艺术偶遇、在黄金城道与时尚相约……

这些都离不开党建引领和区域共建,通过融合社区资源,集中多方力量实现了“1+1>2”的合作效应。由新华路街道培育孵化的在地社会组织——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简称“大鱼营造”)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2018年以来,大鱼营造积极参与街道微更新项目,发起新华居民的节日“新华·美好社区节”,并协办发布了区内首本街区刊物《新华录》等等。从新华社区起步,大鱼营造又先后参与黄金城道步行街街区营造、程家桥虹桥机场新村社区参与式博物馆以及“闲下来合作社”等等项目,年轻的思路和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长宁区在“三建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实35个党建责任片区,打破区属与区域、社区与楼宇的界限,把更多像大鱼营造这样的资源以及服务、管理通过区域化党建的平台整合起来,推动管理、服务、治理的三网融合,打造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党建格局。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长宁区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社区治理“七个一百”实践行动,组织百名社区治理达人参与社区建设,选树治理带头人、社区规划师、法律志愿者、文体排头兵、健康贴心人、技能巧工匠等101名“社区治理民间达人”。这些“达人”,50%以上是共产党员,近50%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他们拥有丰富的社区治理经验,并愿意运用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城市更新,在将社区建设得更美好的行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实现社区居民美好生活心愿。大家熟知的《滑稽王小毛》节目编导葛明铭、愚园路红色印迹宣讲团团长霍白、雅玉党群事务所带头人张雅玉等都是“百名社区治理民间达人”中的一员。

与此同时,为了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长宁聚焦“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和优化营商环境等发展重点,形成了区委“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13项。全区各处级单位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全覆盖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联系点376个,确保项目有力落实。同时,建立完善“两张清单”,精心梳理形成重点民生项目122个、重点发展项目78个,切实解决“老小旧远”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据统计,各级党组织围绕“我与群众面对面”“我是基层宣讲员”“我是党员做先锋”“我是党员志愿者”“我为群众送温暖”“我为群众解难题”“我为发展献一计”等7个方面,开展系列活动6000余次,参与人数达到6.1万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或困难2300余个。

展风采

讲好展现长宁软实力的“治理故事”

11月18日下午,长宁区“初心讲堂”第十七讲——“社区治理同参与,共创空港生活圈”在程家桥街道举行,庆祝程家桥街道航空行业党建联盟成立四周年。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立足长宁人文特色、区位特点、历史特征,充分用好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区内联合、区域统筹、自主承接的方式,长宁区创设了“初心讲堂”学习教育品牌,打造多层次、全覆盖的党员学习教育体系。2018年以来,已经坚持举办了4年,精心安排了近40讲活动。2021年度的“初心讲堂”以“真学深悟百年路、凝心聚力启新程”为主题,以系列党课的形式(思政党课、朗读党课、故事党课、音乐党课等),全年精心安排20讲,力争以“实”的内容、“活”的方式、“鲜”的语言,深化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新思想,展现长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为了不断巩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先发优势和示范作用,长宁区还持续开展“金银奖”评选,涌现出俞静、朱国萍、盛弘、吴红萍、刘观锡等一批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不断增强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品牌效应,形成全区学典型、争典型、创典型的良好氛围。未来,长宁将持续发挥长宁居民区党建工作“金银奖”评选特色品牌的示范效应,完善创评指标体系,每五年开展一次“金银奖”创评,并适时组织开展中期评估。

28年来,长宁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不断拓展“凝聚力工程”内涵,坚持在传承中创新突破,在凝聚中砥砺前行。面向新时代,凝聚力工程正在持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文字凝聚力工程故事展:李晶莹

编辑: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凝聚力工程故事展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版权所有 © 上海企升展览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2300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