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眼查数据统计重庆立嘉机械展2022,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全国范围制造领域电子加工类新增注册且存续企业(包含个体工商户)42412家,相比2020年的40841家增长了3.8%。其中西南地区2021年新增注册2337家,占全国新增注册企业的5.5%,相比2020年西南地区新增全国占比从3.8%提升到5.5%,电子加工的规模和产能在西南地区得到快速的发展。
从表中可以看出,电子加工的主力仍然集中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技术积累、劳动力、资本、供应链等多种优势,东部沿海地区在电子产业领域仍然占据大部分份额,在《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电子加工就是转移的重点产业。那么,是不是中西部地区的电子加工企业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呢?以华中地区为例,华中地区2021年3185占全国新注册成立7.5%,相比2020年增速只提升了0.7%,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距呢?
川渝联手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成渝经济圈的规划,自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自此开启,2021年10月,国家层面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印发;两个月后,《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随之出炉。自此,成渝双城记全面铺开,成渝联手打造电子信息和汽车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这两大产业集群川渝地区都有不错的基础,都是各自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甚至创新链上都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
2020年,重庆市笔电产量7882.2万台,产值首次突破了3000亿,约占全球产量近4成,连续7年保持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2020年,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总量达12684.8亿元。从此不难看出,川渝两地的电子信息产业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产值,这得益于川渝两地庞大的劳动力和政策优势,但是两地的电子产业又存在不小的竞争和重合,这就需要从更高层面来解决协同发展的问题。
2021年5月27日,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首次亮相,成渝两地汽车、电子产业协同发展,预计2025年两地汽车产值破6000亿元、电子产业总规模超3万亿元,政策走在前列,社会层面的动作往往都是滞后的,西南地区至今缺少与时俱进的电子产业交流和发展民间平台。
立嘉电子自动化技术展推动电子产业协同发展在2022年5月11-14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将举办第23届立嘉电子自动化技术展,展会以“精益智造,创新求精”为主题,通过设备采购、产品现场实物演示、技术交流、经贸合作等形式,结合产业发展、紧贴市场需求,与时俱进的为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打造一个展示电子产业技术与商贸交流平台,为促进电子产业发展创造新商机、提供新机遇重庆立嘉机械展2022!展会聚焦电子产业领域,预计12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90000㎡展示规模,预计吸引35,000余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汇聚中西部地区电子制造商及终端用户,提供多元化展示与商洽平台。
最为关键的是,与时俱进地采取展+会联动的模式,搭建高效技术与商贸交流平台,为西南地区的电子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佳的交流机会,结合西南地区产业特点及行业热点话题,围绕电子领域,举办高峰论坛、技术交流及沙龙活动,邀请行业专家、科研学者、以及应用领域的业界领袖为与会观众答疑解惑,分享生产案例,提供先进技术解决方案,这才是电子产业急需的破局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