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美中网”、观察者网
距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知名华人教授陈刚被捕已过去1年。美国司法部于上周四(1月20日)撤销了对他的犯罪指控。1天后大学生涯三年发展规划建筑工程系,陈刚回到了他在MIT的实验室。冤罪被洗刷大学生涯三年发展规划建筑工程系,这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收获了大量拥抱和祝贺。
陈刚接受了《纽约时报》3个多小时的深度采访,吐露心声。这是他对所谓“间谍罪”首次公开发声,披露了大量细节经过。
那是2021年1月14日清晨6点半,时年56岁的陈刚在家里泡咖啡,十几个特工突然登门,叫醒他的妻子女儿。妻子眼睁睁看着他被拷走时,他很想“用中文对妻子大喊”不要再和FBI的人交涉了,因为这时候“说出的任何话,都可能对她不利”。下午被释后,他在回家的车上“全身颤栗”。
陈刚介绍,去年9月,美国政府提出一项交易,政府将放弃对他的刑事指控,作为交换,他需要承认和中国有某些联系。陈刚拒绝了,“因为我没做错任何事。”
25岁移民美国、2000年入籍的陈刚说,“政府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但到头来,你却被当成一个间谍,这让你心碎,让你绝望。”
在这片曾经刮起麦卡锡主义风暴的土地上,陈刚极度担忧地表示,他以前在MIT工作期间,还经常劝阻那些被招募的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带出美国,但现在他“不确定会不会再这么做”。
陈刚回忆,在灾祸降临前,他和同事们看到别的科学家被政府逮捕,还会惊讶地讨论“哇,某某竟然做出这种事”。
“你看,(原本)你还是相信政府的。”陈刚说。
“这个国家必须醒来,我们正在‘自杀’。”陈刚呼吁。
陈刚首次就所谓“间谍案”发声,图源大学生涯三年发展规划建筑工程系:美媒
“都是输家”
据《纽约时报》24日报道,陈刚已经收到一些邀请。同事们问他是否要恢复工作,加入有资助的研究当中。
“谢谢,不了。”陈刚这么回答同事们。
在经历磨难的一年后,他对美政府资助的研究敬谢不敏。
陈刚被捕后,美司法部官网消息显示,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因未能向美国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国的工作和获得的奖励而被起诉和逮捕。
根据指控文件,陈刚是美籍华人,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担任MIT帕帕拉多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和固态太阳能热能转换中心主任。大约从2013年开始,他在MIT的研究已经获得了美国联邦机构授予的1900多万美元的资助。
多个公开场合,陈刚被控诉“忠诚于中国”——在麦卡锡主义沉渣再起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指控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美国司法部文件显示,自2012年以来,陈刚在中国担任了多项职务,目的是通过提供建议和专业知识,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并获得经济回报。自2013年以来,他据称接受了大约2900万美元的外国资金,包括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1900万美元。
陈刚博士的研究领域是热传导,他希望研发一种半导体,将汽车尾气中的热量转化为电能,或者开发一种可以给身体降温的服装面料。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陈刚教授,图源大学生涯三年发展规划建筑工程系:MIT网站
而现在,回到MIT的陈刚不清楚他是否能再安心地申请美国政府的资金,用于自己的研究事业。
“你努力工作,成果不俗,建立了个人声誉,”陈刚对《纽约时报》说,“(美国)政府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对吧?但到头来,你被当成一个间谍,这让你心碎,让你绝望。”
上周,美司法部撤销了对陈刚的指控。检察官宣布,他们收到的最新消息显示,陈博士没有义务披露与中国机构的联系,这削弱了本案的基础。
“我们明白,我们的起诉决定对一些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检察官雷切尔·罗林斯(Rachael Rollins)说,“作为美国检察官,我将始终鼓励同事们在诉讼的每个阶段,持续而严格地进行这种审查。今天案件的撤销,就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纽约时报》称,陈刚案的撤诉标志着美政府所谓“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的“挫折”。这项臭名昭著的计划由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发起,为防止中国从事“经济间谍”,以及所谓“窃取科研成果”。
这项计划中被迫害的许多华人学者被证明并没有从事这些活动。因此美国政府职能控诉他们“未能在申请拨款时披露与中国的联系”。批评人士称,这项计划在华裔科学家中灌输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恐怖气氛。
陈刚称,去年的经历是“极度痛苦、极度幻灭”的。
“我们都是输家,对吗?”陈刚说,“我的声名毁于一旦,我的学生、博士后们的职业生涯都因此改变。他们转到MIT其他的小组,甚至离开美国。”
一开始,“你还是相信政府的”
据报道,“中国行动计划”是2018年发动的,从2019年开始,美国司法部陆续指控一些科学家“勾结中国有关机构”。陈刚说,他一开始只是通过朋友和同事,偶尔了解了解这些案子。
本来,陈刚还决定去中国休假一年,但后来打消了这个主意,因为这可能让他成为政府的目标。
到了2020年1月,美顶级学府哈佛大学化学系主任查尔斯·利伯(Charles M. Lieber)因所谓“隐藏与中国的联系”被捕。但陈刚还觉得置身事外。据他介绍,当时,他和同事们都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与利伯的经历没有相似的地方。
但没想到的是,很快,陈刚也遭到调查。
利伯被捕的同月,陈刚在结束了中国、埃及和摩洛哥的行程之后回到美国,但在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被关押了两个多小时,接受了美国国安全部的一名特工的盘查。对方和他索要其电子设备的密码。
麻省理工为陈刚派了一位律师——罗伯特·费舍尔,是一名前检察官。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费舍尔与他会面了八次。不过,陈刚说,他并不担心对他的调查会产生什么后果。
“我的想法就是,我什么都没有做错。任他们查吧。”
然而,一切都发生的非常突然。
“我很生气,我很害怕,”陈刚说,“我爱的是科学。我不想政治(搅和进来),对吧?我献身科学……但我发现,你始终无法逃脱,政治影响着每一个人。”
来源: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