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8月24日讯2021年9月23日至26日武汉市机械展,由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主办武汉市机械展,武汉城投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武汉市机械展,湖北立嘉会议展览有限公司执行承办的第22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将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中国制造2025”成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行动纲领武汉市机械展,装备制造业迎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发展机遇。随着互联网工业、人工智能和5G等新技术赋能实体工业武汉市机械展,我市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在智能制造迭代升级的风口上,本届机博会以“科技创新·绿色智造”为主题,通过汇集国内外500余家机电品牌制造商,展示数控机床、智能物流、自动化与机器人等智能制造及先进技术应用,为国内外制造行业企业搭建国际化的专业交流平台,进一步助推我市“五个中心”建设。
云集全球制造业品牌,汇聚智能化解决方案,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平台
本届展会规模预计3万平方米,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瑞士等10余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国内10多个省市500多家企业集中亮相。马扎克、牧野、斗山等国际品牌将携最新产品闪亮登场,各类高精尖设备同台竞技。海天、纽威、CY、威达等国产机床品牌,也将集中亮相,聚焦行业最新动态,汇集国产品牌先进技术。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展区,将以天友精密、圣辰、卡诺普等机器人集中展示,汇聚先进制造解决方案、最新技术,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化工厂的解决方案,助推制造企业提升效率。
“一带一路”国际制造业合作论坛,打造高质量全球制造业交流合作平台
作为展会重要活动,2021“一带一路”(武汉)国际制造业合作论坛将于展会期间如期举办。论坛以制造业国际合作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国别市场最新政策与风险防控,分享最新行业政策,把脉产业风向。论坛的召开将为武汉带来制造业行业升级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深武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蕴,突出武汉在机电制造重镇、科技创新前沿、经贸合作要地和国际交通枢纽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彰显武汉作为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发展地位。
论坛将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余位驻华使领馆高级官员、制造业行业世界500强企业、制造业龙头企业、央企等企业代表参会,共同从政策解析、国际合作、供需对接等方面展开交流、对话和经验分享。
展会配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展示工业发展进程
本届机博会新增“国际采购商对接会”“2021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武汉首届机械制造行业专业工程师技术交流会”“第四届湖北模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配套论坛,为企业及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的交流平台。并将举办工业游览活动,组织参会企业调研先进工业园区或制造业企业,展示我市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研发和生产基地成果,充分发挥会展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
线上线下融合,提供长效、稳定解决方案,务实拉动产业良性发展
为企业与用户构建365天不落幕的资源共享线上线下双向联动的服务平台,也将是本次展会的亮点之一。本届机博会将打造专属线上服务平台,以建立上游装备制造企业为主导的顾问团队为核心,链接企业需求,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生产难点和技术短板,提出更高效、务实、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解决途径及方案,实现技术专家现场坐诊,面对面解决问题。
防疫为要,提供安全舒适放心的观展环境
主办方高度重视展会现场的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按照“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展会主承办方”+“场馆方”+“参展商”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制订应急预案,确保展会安全;设立“疫情防控保障组”和“项目执行保障组”,对外统一协调,对内统一调度,全力保障展会有序顺利实施;遵照“六必一限”总原则,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消毒必做、突发必处,并结合限流、隔离准备等措施,积极紧跟国家及当地政府最新防疫相关规定全方位做好防疫工作。
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三大机电展之一,是立足华中的国家重点装备制造业展览会,2000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1届,见证着我市工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发展,为促进我国机电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促进国内外机电行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机电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深入推进我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机博会将继续发挥国际化、专业化的平台作用,助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制造”做大做强。
(通讯员 王鑫)
【编辑:肖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