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老钢厂创意产业园里有一个专门为儿童开的美术馆——“小小美术馆”展辉装饰工程,由“美好时代”发起展辉装饰工程,而策划者是著名的建筑师、策展师陈展辉。这是一个儿童空间展辉装饰工程,它打破了美术馆和儿童教育的常规展辉装饰工程,也重新定义了社区、建筑和空间的多元性和共享性。把展览、论坛、演出、仪式和派对融为一体展辉装饰工程,寓教于乐,把每一个空间都变成生活的舞台,把每一段旅行和生活的点滴用视觉日记的方式讲述出来。
美术馆是一种叫法,而其中的内容是被艺术化的玩耍所呈现,那些涂涂画画,那些唱唱跳跳,还有各种生活过程中的摄影等,都直接成为亲子活动的内容和对亲子活动记录,并作为下一次亲子活动的文献。
策划者是陈展辉和薛洁,2015年他们可爱的女儿小美出生,孩子出生后,家人每天都会记录、分享、整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最初的“家美术馆”计划因此而成型了。简单的定义,这是一个儿童空间,一个以儿童为核心和纽带的城市细胞,一个美好生活的容器和场景。从私人空间转化到了公共空间,它打破了美术馆和儿童教育的常规,也重新定义了社区、建筑和空间的多元性和共享性。
建筑师陈展辉
陈展辉,生于1969年,广州人,毕业于深圳大学建筑学系。“建筑之外”发起人及总策划,“城市之外”发起人,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信息与科技委员会专家,中国马达思班建筑事务所、玉川酒庄、思班机构、智库咖啡创始合伙人,“凹凸无限”主创设计师。
小小美术馆倡导者陈展辉说,小小美术馆的启动,希望可以承载更多日常的社交和仪式,更多的公共文化和亲子活动,探索儿童友好空间的更多可能,联接更多的生活内容和方式。总策划薛洁既是母亲也是导演和老师,她倡导的“聚场”模式,把展览、论坛、演出、仪式和派对融为一体,寓教于乐,把每一个空间都变成生活的舞台,把每一段旅行和生活的点滴用视觉日记的方式讲述出来。生活需要希望,需要仪式,也需要解释和定义,这可能就是“小小美术馆”的意义。
小小美术馆建成后,因为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有趣的亲子体验模式,一经媒体报道,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各界名人纷纷赞扬。
落址老钢厂创意产业园,小小美术馆很好的将艺术园区和社区连接在了一起。
老钢厂设计创意园创始人全建彪说,在老钢厂的公共空间里,除了100多家设计艺术类企业,还有左右客酒店,刘克成赵海涛虫儿的大师联合工作室,以及老钢厂举办城市复兴论坛的艺术中心,有许多品牌企业在这里做发布会。但是还缺少一个跟社区能更好的融合的空间。而小小美术馆作为一个专门为孩子营造的空间,落地在这里恰到好处。
它是连接老钢厂两个小广场的枢纽空间。60多平米的玻璃房子,面积虽然小,但是它在特别显著的位置,晚上我们把灯点亮的时候,发现这已经是老钢厂又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全建彪希望将来在老钢厂小小美术馆内可以发生许多事情,为我们西安的孩子在这里做他们艺术方面的一些展览和培训,所以也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成为我们这里的导师,还有更多的一些跟儿童产业有关的机构、企业能够跟我们联合做为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这个平台,为我们这个城市的儿童能够做更多事情。
小小美术馆营造了艺术教育的氛围,这是孩子从书本上无法得到的体验和收获,能将书本上的知识流动起来。艺术评论家,前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王南溟评论道,小小美术馆是陈展辉和薛洁为了自己的亲子活动而做的空间,美术馆是一种叫法,而其中的内容是被艺术化的玩耍所呈现,那些涂涂画画,那些唱唱跳跳,还有各种生活过程中的摄影等,都直接成为亲子活动的内容和对亲子活动记录,并作为下一次亲子活动的文献。
陈展辉和薛洁就是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活动将孩子的成长过程记录了下来,并作为给他们的孩子享用的自我史料。营造受教育的氛围确实是亲子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种教育不是从书本来到书本去,而是通过身边环境的不停地切换去让孩子获得感受,从教育学角度来说,孩子直到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都应该是通过玩来获得知识的,而这个玩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美术馆,特别是当代的美术馆已经将艺术变得无所不能的时候,美术馆也已经是无边界的社会实践现场,它的跨领域和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态度,让孩子们享受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这种学习都不在书本中,但却能让书本知识流动起来。
任戎,华裔德籍艺术家,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创建人、馆长,高度赞扬了小小美术馆,他说到,一个专门儿童成立的美术馆这让我很好奇,小小美术馆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一个自尊、一个空间,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也让大人回到一种童心,用很真诚纯洁的眼光,重新看待人和世界的话,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所以这个小小美术馆是有很大价值的。一个为儿童而设计,从艺术教育美学培养方面,这个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中国少年儿童、为中国的美术从娃娃做起,我想这个事情是一定能够做成功的,也预祝这个小小美术馆能够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