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未来行业发展如何在基本达成纺织强国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发力再攀高峰,进而实现纺机强国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在纺织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经历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证,即行业要发展,设备须先行。
6 月12~16 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 亚洲展览会(ITMA ASIA + CITME 2020)肩负了更多的使命、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和期许的目光。本届展会既是对“十三五”纺机技术成果的“汇报”,也是对未来五年技术发展的预演。业内人士都在期盼着展会的早日到来, 也希望此次展会能够打开纺机未来发展的“盲盒”,在短短五天时间里肩负起带领展商和观众触摸“未来已来,智慧赋能”大势的重担。
为此,本刊特别推出“‘十四五’开年看大展”系列报道,聚焦纺纱机械、化纤机械、非织造机械等领域,报道将对近几年来的先进智能化纺织机械技术进步进行梳理,并对先进智能化示范用户企业使用体验和感受进行介绍。我们希望从这些梳理和总结中让读者从不同视角了解到当前纺机设备发展的现状,并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在本届展会中,找到属于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坐标。
截至目前,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报名展商1200余家,将使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6个展馆。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是从2008年两展联合以来的第7届展览会,主办方表示,将努力为展商和观众提供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行业盛会,让智能装备的科技力量照亮行业前行之路。
本届展会有哪些值得期待?展会开幕前夕,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给观展观众介绍,哪些亮点值得留心去看。
《中国纺织》:当前行业发展的首要课题是什么?本届展会上将有哪些智能化新产品值得关注和期待?
顾平:近两年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深度转型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让行业发展环境产生了新的变化,当下是5G+ABC时代,即5G加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科技发展新的阶段和应用场景。同时,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成为首要课题。
需求端更为关注产品开发和智能制造,因此对智能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市场占全球50%以上,是世界纺机企业关注的焦点,2019年巴塞罗那ITMA展会上亮相的一些新产品将通过本届展会向业界展示最新的应用动态和技术进展。比如,瑞士立达公司环锭细纱机械接头手;卓朗集团Autoairo爱罗纺纱机;史陶比尔自动接经机新型拨纱系统;卡尔迈耶的速度达到2900转/分钟的高速经编机等。
《中国纺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本届展会也肩负着对“十三五”智能化生产示范线集中展示的责任,您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顾平:在纺织行业连续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等需求的带动下,国内纺机企业产品技术进步非常快,一些领域的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优秀的产品技术将在本届展会上隆重推出。
如“十三五”期间,行业大力推进的包括纺纱、印染、非织造布等在内的六条智能化生产示范线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化纤长丝智能物流系统、万吨级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生产、千吨级碳纤维智能生产线实现了大丝束、高品质、低成本生产。纺纱机械智能工厂,实现了物流、工艺流、信息流的全面集成和全流程互联互通,筒子纱染色等都有了重大突破,有的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 亚洲展览会将是联合展的第七届,作为展会组织者,我们在两年多的精心准备下,努力为展商和观众提供一场高质量、高水平、体验好、收获大的行业盛会,助力纺织产业升级创新发展。
更多内容丨尽在《中国纺织》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