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2025中国西部成都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官方网站!  时间:2025年7月10-12日    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天    
   13122602208    
展会知识

展会知识

展会知识

国博探月工程展_关于我国探月工程的资料

国博探月工程展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海报(主设计师 | 神舟传媒 付明,设计 | 国博 包莹莹)

【引子】

你听过来自宇宙的声音吗?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且从太空传回了《东方红》乐曲。那段来自宇宙的声音,至今令人印象深刻,让我们一同来回味一下。

听完这段音乐,有没有勾起你的一丝丝回忆?

五十年的时光就在眨眼间,你是否想过,每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在那浩瀚无垠的宇宙里,这颗发射于50年前的人造地球卫星依然在默默地注视着你?

时至今日,仍在空间轨道上飞行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既“见证”了五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将在未来继续守候着我们。

2020年4月24日晚八点,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将在线上举行开幕式暨导览5G直播。想要了解更多与“东方红一号”相关的故事,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那这场直播您一定不能错过!

【直播预告】国博探月工程展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海报(主设计师 | 神舟传媒 付明,设计 | 国博 包莹莹)

展览名称:“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

展览时间: 2020/4/24 – 永远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云展厅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云展开幕&导览直播:2020/4/24 20:00

(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提供5G媒体传播支持,感谢~)

【展览简介】国博探月工程展

“东方红一号“卫星(图片提供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来临之际,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将于4月24日在国家博物馆云展厅开幕,当日20:00在云端举行开幕式暨导览直播。

本次云展览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祖国不断发展强大的生动写照。展览精心策划了太空奏响东方红、五十年砥砺前行、精神的力量、航天强国立新功四个单元,通过数字媒体展出“东方红一号”到“嫦娥”、“神舟”系列航天珍贵物证近50件套,涵盖手稿、任务书、名单、邮票、模拟器、航天服等诸多品类。其中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近20件,包括邓稼先领导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用的手摇计算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穿的舱内航天服、神舟七号搭载的丝绸版中国地图、“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试验队队旗及载人航天器发射任务队徽、“掌中苍穹”雕塑等。通过云展览广大网友足不出户就可以云游国博,重温那段峥嵘岁月,追溯我国航天事业艰苦卓绝的开端,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年来,中国航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感受和领悟航天精神。

【展览架构】国博探月工程展

运载“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图片提供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开篇

序言

太空奏响东方红

研制历程“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卫星本体介绍世界前五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基本参数

五十年砥砺前行

航天事业三大里程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国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信广播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精神的力量

航天精神 薪火相传航天传统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探月精神

航天强国立新功

结束语

【展览亮点】国博探月工程展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 虚拟展厅效果图

足不出户,虚拟展厅带您遨游在“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中5G新技术,围观云展开幕导览直播更顺畅、更清晰、更直观独特的“卫星”形状展厅设计,仿佛使人置身于“东方红一号”的内部,带给您前所未有的观展体验虚拟展厅中开发的图文、音视频热点,部分卫星、火箭模型的三维展示,H5互动小游戏等创新设计,给云展增添了不少趣味【部分展品介绍】

“东方红一号”卫星

国博探月工程展

“东方红一号“卫星(图片提供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径约为1米,重量达173公斤。“东方红一号”卫星由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音装置和短波遥测、跟踪、天线等分系统及姿态测量部件等组成。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为我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印发的“喜报”

国博探月工程展

《人民日报》联合《解放军报》发布的喜报

这张“喜报”是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当天收藏下来的。同一天,《人民日报》还用整版刊登了卫星经过祖国各地上空的时间表。“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各国驻华记者在第一时间向本国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称这是“轰动世界的大事”,中国“毫不含糊地进入了空间俱乐部”。

神舟五号飞船

国博探月工程展

神舟五号飞船飞行示意图 (图片提供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完成首次飞天,10月16日成功返回,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梦,使我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罗浪编曲、军委军乐团印制的《东方红》曲谱

国博探月工程展

1953年6月30日,44.8×28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1时50分从太空中传回了这首耳熟能详的乐曲《东方红》。“东方红一号”卫星采用电子音乐,模拟铝板琴声奏出《东方红》乐曲的前8小节,卫星以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由于当时的普通收音机无法接收到这个频率的信号,便先由大型地面站接收,然后再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

(更多精彩展品,等您来云端欣赏~)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启幕&导览5G直播倒计时两天】

4月24日晚八点,与您相约,拥抱星辰大海,不见不散!

国博探月工程展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开幕&导览5G直播倒计时海报(图 | 神舟传媒)

点击右边「链接」进入“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专题网页。

版权所有 © 上海企升展览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23001号-6